专利摘要: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處理性、保濕效果、凹凸修飾效果優異之薄膜及薄膜化妝料。本發明之薄膜,係積層(a)承載有玻尿酸或其衍生物之基材膜與(b)支撐物,(a)膜之厚度為10至500nm者。
公开号:TW201304807A
申请号:TW101121456
申请日:2012-06-14
公开日:2013-02-01
发明作者:Koji Abe;Satoshi Yamaki;Eriko Takeoka;Tomoko Kimura;Naomi Kunisawa;Shinji Takeoka;Toshinori Fujie;Kohki Kabata;Akihiro Saito
申请人:Shiseido Co Ltd;Nanothet Co Ltd;
IPC主号:A61K8-00
专利说明:
玻尿酸或其衍生物之承載薄膜及薄膜化妝料[相關申請]
本案主張於2011年6月14日提出申請之日本國發明專利申請2011-132000號之優先權,並於此援用之。
本發明係關於玻尿酸或其衍生物之承載薄膜及薄膜化妝料,特別是關於處理性、保濕效果、凹凸修飾效果優異之薄膜、薄膜化妝料及使用該者之美容方法。
貼敷(pack)化妝料,係用皮膜被覆皮膚一定時間,藉此達到使調配於皮膜之藥劑成分有效地浸透皮膚等目的。
此種貼敷化妝料,包括塗佈後剝離之剝除式、塗佈後洗淨之洗除式、貼附薄片後剝離之薄片式等種類。
此外,貼敷化妝料之使用方法並無規定,以在夜晚卸妝後進行10分鐘左右之方法較為普遍。
該等之中,就將薄片貼附後剝離式的貼敷化妝料而言,已知例如:含有糊精與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貼附層之薄片狀貼敷化妝料(例如專利文獻1)。
作為此種傳統的薄片狀貼敷化妝料之薄片,已知有不織布。惟此種貼敷化妝料之不織布厚度大,難以長時間維持貼附狀態。
另一方面,作為薄膜狀高分子結構體,已知於膜的表面與內面具有機能性物質之結構體(例如專利文獻2)。已知該結構體可藉由旋轉塗佈製得。
此外,已知由對媒質為不溶性之高分子超薄膜與對媒質為可溶性之高分子膜所形成的奈米薄片(nanosheet)、及使用該者之高分子超薄膜分散體(例如專利文獻3)。惟,並未提及使之承載玻尿酸或其衍生物。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00-302639號公報
[專利文獻2] 國際公開第2008/050913號
[專利文獻3] 國際公開第2011/046226號
本案發明係有鑑於前述先前技術而成者,其欲解決之課題為提供一種薄至即使貼於臉部亦無違和感、無論日夜皆可長時間使用之薄膜、薄膜化妝料及使用該者之美容方法。
本案發明者等有鑑於前述課題而精心研究,結果發現,積層(a)承載有玻尿酸或其衍生物之基材膜與(b)支撐物,且(a)承載有玻尿酸或其衍生物之基材膜的厚度為10至500nm之薄膜,係處理性、保濕效果、凹凸修飾效果優異者,遂完成本發明。
亦即,本發明之薄膜,係積層(a)承載有玻尿酸或其衍生物之基材膜與(b)支撐物,而(a)膜之厚度為10至500nm者。
前述薄膜中,(b)支撐物係以水溶性高分子膜或布為宜。
前述薄膜中,(a)膜的厚度係以30至200nm為宜。
前述薄膜中,基材膜係以包含聚乳酸、聚乙醇酸、或聚己內酯,或是該等之共聚物為宜。
前述薄膜中,係以選自旋轉塗佈(spin coating)法、凹版(gravure)法、微凹版(micro gravure)法、噴塗(spray coating)法之方法形成者為宜。
前述薄膜中,水溶性高分子膜係以選自聚乙烯醇或其衍生物、聚醚或其衍生物、多醣類(polysaccharide)、高分子電解質或其鹽者為宜。
前述薄膜中,布係以不織布或網布(mesh)為宜。
本發明之薄膜化妝料,係包含前述薄膜。
本發明之非均質性改善用薄膜化妝料,係包含前述薄膜化妝料。
本發明之眼周及口周用薄膜化妝料,係包含前述薄膜化妝料。
本發明之前述薄膜化妝料之使用方法,係於貼附之前溶解去除水溶性高分子膜,將所得之承載有玻尿酸或其衍生物之基材膜以使玻尿酸或其衍生物接觸皮膚之方式貼附於皮膚,並維持長時間。
本發明之前述薄膜化妝料之使用方法,係使皮膚潤濕、貼附薄膜化妝料、僅將布剝離,將所得之承載有玻尿酸或其衍生物之基材膜以使玻尿酸或其衍生物接觸皮膚之方式貼附於皮膚,並維持長時間。
本發明之美容方法,係將前述薄膜化妝料貼附於皮膚。
本發明之美容方法,係以包含:塗佈選自化妝水、乳液、美容液、乳霜之1種或2種以上化妝料的步驟,與貼附前述薄膜化妝料之步驟為宜。
本發明之化妝用套組(kit),係包含前述薄膜化妝料,與選自化妝水、乳液、美容液、乳霜之1種或2種以上化妝料。
本發明薄膜之製作方法,係於基材膜上進行承載玻尿酸或其衍生物之膜之成膜,再於其上積層支撐物。
前述薄膜之製作方法中,係以於基材膜上承載玻尿酸或其衍生物之膜的厚度為10至500nm為宜。
前述薄膜之製作方法中,支撐物係以水溶性高分子膜或布為宜。
前述薄膜之製作方法中,係以下述方式為宜:首先以基材膜材料作成基材膜、於該基材膜上使用含有玻尿酸或其衍生物之溶液使基材膜承載玻尿酸或其衍生物、其次滴下水溶性高分子溶液以製作水溶性膜。
前述薄膜之製作方法中,亦可為下述方式:以基材膜材料作成基材膜,於該基材膜上承載玻尿酸或其衍生物,在所得之膜上積層水溶性高分子膜後,溶解去除水溶性高分子膜並轉印至網布或不織布。
本發明可提供一種處理性、保濕效果、凹凸修飾效果優異的薄膜,該薄膜係積層(a)承載有玻尿酸或其衍生物之基材膜與(b)支撐物,而(a)膜的厚度為10至500nm。此外,使用本發明之薄膜作為薄膜化妝料時,可藉由使皮膚表面平滑化而隱藏細紋、皺紋。
本發明之薄膜,係積層(a)承載玻尿酸或其衍生物之基材膜與(b)支撐物,而(a)膜的厚度為10至500nm者。
以下詳述各成分。 ((a)承載玻尿酸或其衍生物之基材膜)
玻尿酸係作為眼睛玻璃體成分而被發現的醣胺聚多醣(glycosaminoglycan)的一種,為D-N-乙醯葡萄糖胺(D-N-acetylglucosamine)與D-葡萄糖醛酸(D-glucuronic acid)互相鍵結而成之直鏈狀高分子多醣,具有與多量水鍵結成為凝膠之性質。玻尿酸可從雞的雞冠進行粹取或藉由發酵法等慣常方法得到。
作為玻尿酸,亦可使用玻尿酸之鹽,玻尿酸之鹽可例舉玻尿酸鈉、玻尿酸鉀等。
玻尿酸亦作為化妝料原料於市面上販售,在本發明中,可任意使用被用來作為一般化妝品之原料者。就操作性之點而言,以黏度平均分子量為50萬至200萬左右者為佳。
玻尿酸鈉的市售品,可例舉黏度平均分子量為120萬的BIO HIARO 12(資生堂製)等。
玻尿酸衍生物可例舉乙醯化玻尿酸等。本發明中,可任意使用作為化妝品原料之市售物,惟就製造時操作容易性等之觀點,以黏度平均分子量為1萬至15萬左右的乙醯化玻尿酸為佳。
乙醯化玻尿酸的市售品,可例舉黏度平均分子量10萬之乙醯化玻尿酸(資生堂製)等。
本發明中基材膜所承載之玻尿酸或其衍生物,以使用乙醯化玻尿酸為佳。藉由以基材膜承載乙醯化玻尿酸,可得到保濕效果更為優異的薄膜。
本發明所使用基材膜之材料雖無特別限定,惟以選自聚乳酸、聚乙醇酸、聚己內酯、該等之共聚物的1種或2種以上材料為佳。
聚乳酸被稱為生物分解性樹脂,已知於堆肥之中1週即可被分解為二氧化碳與水,因環境方面的考量正備受矚目。此外,由於聚乳酸可由玉米或番薯等取自植物的原料大量生產而成本低廉,故實屬有用。
本發明之(a)玻尿酸或其衍生物之承載基材膜(以下稱為(a)膜),需製作為厚度10至500nm。此外,(a)膜的厚度係以30至200nm為佳,100至180nm為特佳。
(a)膜的厚度若過厚,會有貼附部分產生違和感、細紋隱藏效果差之傾向。
(a)膜的厚度若過薄,則會有保濕效果及操作性差之傾向。
就(a)膜之製作方法而言,只要是可製作為本發明的厚度者即無特別限定,惟以藉由旋轉塗佈法、(微)凹版法、或是噴塗法製作為佳。特別是在旋轉塗佈時,可使用任意之旋轉塗佈機,但以回轉數2000至5000rpm進行製作為佳。
此外,(a)膜之製作方法係可以任意方法進行。可舉例如,藉由旋轉塗佈法、(微)凹版法、或是噴塗法等製作基材膜後,將含有玻尿酸或其衍生物之溶液滴下/乾燥之方法;或是於得到使玻尿酸或其衍生物分散於基材膜材料之分散液後,在可使用旋轉塗佈法、(微)凹版法、或是噴塗法等之基板上滴下該分散液之方法等。
為了可加以識別,本發明之薄膜亦可使用能用於一般化妝料等之色素、顏料等進行著色。 ((b)支撐物)
本發明之薄膜,係於上述(a)承載有玻尿酸或其衍生物之(聚乳酸等的)基材膜進一步積層(b)支撐物而成者。僅以(a)玻尿酸或其衍生物之承載基材膜,會因過薄而於製作後難以剝離等,處理性亦不佳,但藉由積層(b)支撐物,即可得到處理性優異的薄膜。
(b)支撐物係以使用水溶性高分子膜或布為佳。
支撐物的厚度雖無特別限定,惟以1至500μm為佳。
水溶性高分子膜雖無特別限定,惟以使用選自聚乙烯醇或其衍生物、聚醚或其衍生物、多醣類、高分子電解質或是其鹽、玻尿酸或其衍生物之1種或2種以上為佳。
聚乙烯醇係將聚乙酸乙烯酯水解而得者,為乙烯醇的直鏈聚合物。聚乙烯醇的分子量雖無特別限定,惟以2,000至5,000為佳。
又,為了容易進行處理,承載玻尿酸鈉時,在作為(b)支撐物之水溶性高分子膜等之外,亦可積層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樹脂等。
布雖無特別限定,惟以使用網布或不織布為佳。
本案所謂之網布,係網狀的樹脂薄片,素材可列舉PET樹脂、聚酯樹脂、尼龍等,就剝離性之觀點,以使用PET樹脂為佳。
藉由使用布作為(b)支撐物,可使作業(handling)性提高。
本發明之薄膜係以作為薄膜化妝料使用為佳。薄膜化妝料係以貼附於皮膚使用為佳。
使用水溶性高分子膜作為(b)支撐物時之薄膜化妝料之使用方法,係以於貼附前溶解去除水溶性高分子膜,將所得基材膜以玻尿酸或其衍生物之面直接接觸皮膚的方式貼附於皮膚,並維持長時間為佳。水溶性高分子膜可例如浸漬於水中使其溶解。
又,本發明中,長時間係指5小時以上。
藉由溶解水溶性高分子膜,可僅將承載玻尿酸或其衍生物之非常薄的基材膜貼附於皮膚。
此外,亦可使用玻尿酸或其衍生物作為水溶性高分子膜。例如,可以玻尿酸或其衍生物形成厚度為數微米至數十微米的薄膜,將一部分溶解並轉印於(撈取於)網布或布,藉此貼附於皮膚。
此外,使用布作為(b)支撐物時,薄膜化妝料之使用方法較佳為:使皮膚潤濕,將薄膜化妝料的(a)膜側貼附於皮膚,僅將布剝離,使所得之(a)膜貼附於皮膚並維持長時間。
本發明之薄膜化妝料由於貼附後無違和感,因此不僅可作為在夜晚至就寝前短時間用於裸膚之傳統貼敷化妝料,尚可作為日間使用的薄膜化妝料,貼附於感覺乾燥等部分後,以任何化妝料上妝後外出。
又,在作為日間使用的薄膜化妝料使用時,可藉由任意之卸妝品或潔顏料,在卸除一般化妝料的同時剝離薄膜化妝料。
薄膜化妝料的形狀,雖然只要容易貼附於臉、頰、眼周等皮膚之形狀即無特別限定,惟以使用圓形、橢圓形、勾玉型等為佳。
薄膜化妝料的面積係以10mm2至100cm2為佳,4cm2至25cm2為較佳。
此外,本發明之薄膜作為以化妝為目的之雜貨類、美容雜貨類使用亦佳。 (實施例)
首先,說明本發明薄膜之製作方法。薄膜之製作方法可舉例如以下所示之製作例1至3。又,在任一評估試驗例中,皆係以(a)玻尿酸或其衍生物之承載基材膜的玻尿酸或其衍生物接觸皮膚之方式貼附於皮膚。 製作例1)玻尿酸之承載薄膜(旋轉塗佈法)
全部操作,係於無塵室(clean room)(級別10,000)內設置旋轉塗佈機(Opticoat MS-A 150,MIKASA公司製)進行。
將矽基板(KST World公司製)裁切為4cm×4cm,於120℃浸漬SPM(H2SO4/H2O 2.3:1(v/v))10分鐘後,以離子交換水(電阻率18M Ω cm)洗淨。將該基板設置於旋轉塗佈機,滴下500μL聚L乳酸(以下記為PLA)二氯甲烷溶液(Mw:100,000,Polyscience公司製,10mg/mL),進行旋轉塗佈(4000rpm,20秒),得到基材膜。
其次,將玻尿酸鈉(BIO HIARO 12(資生堂股份有限公司製):以下記為HA)以50%、70%乙醇水溶液調製為5mg/mL、10mg/mL、或是20mg/mL,並將該者約1.5mL滴下至基材膜上進行乾燥(80℃,30分鐘),以離子交換水洗淨基板表面(室溫,1分鐘),並以氮氣使其表面乾燥、得到(a)HA承載基材膜。
以原子力顯微鏡(KEYENCE公司製)測定以上述方式操作所得之各(a)HA承載基材膜的厚度,為70nm。
此外,測定所得HA承載基材膜之接觸角,經調製為10mg/mL HA之50%乙醇水溶液的HA承載基材膜(第1(A)圖)為25±8°;經調製為20mg/mL HA之50%乙醇水溶液的HA承載基材膜(第1(B)圖)為25±2°;經調製為0.5mg/mL HA之70%乙醇水溶液的HA承載基材膜(第1(C)圖)為20±1°;經調製為10mg/mL HA之70%乙醇水溶液的HA承載基材膜為22±4°。基材膜本身的接觸角為72±1°,故可確認藉由被覆HA而親水化。
另外,在調製之HA承載基材膜表面滴下0.5mL聚乙烯醇水溶液(以下記為PVA,Mw:22,000,關東化學公司製,100mg/mL)並使其乾燥,而於HA承載基材膜上形成PVA膜(80℃、30分)。由矽基板將HA承載基材膜由PVA膜處剝下,得到薄膜。
又,以下所示之效果,係藉由將薄膜浸漬於水使PVA膜溶解而得之HA承載基材膜,貼附於皮膚進行評估。 製作例2)玻尿酸之承載薄膜(微凹版法)。
於烯烴/PET膜展開PVA水溶液,於其上進行聚DL乳酸(以下記為PDLLA)乙酸乙酯溶液(Mw:450,000、Polysciences公司製)成膜,在最後展開玻尿酸鈉,得到薄膜。
用原子力顯微鏡(KEYENCE公司製)測定以上述方式製得之HA承載基材膜的厚度,為120nm。
又,以下所示之效果,係藉由將烯烴/PET膜從薄膜剝下後,浸漬於水中使PVA膜溶解而得之HA承載基材膜,貼附於皮膚進行評估。 製作例3)乙醯化玻尿酸之承載薄膜(旋轉塗佈法)
在矽晶片(silicon wafer)上流佈(cast)1wt%乙醯化玻尿酸(黏度平均分子量10萬之乙醯化玻尿酸:以下記為AHA)之70%乙醇溶液,於60℃乾燥15分鐘。於其上以4000rpm、20秒旋轉塗佈1wt%之PDLLA乙酸乙脂溶液,於60℃乾燥15分鐘。
然後,在水中自矽晶片剝離AHA承載基材膜。使網布漂於水中,以網布接觸基材膜(PDLLA)側之方式進行撈取。
又,以下所示之效果,係藉由使皮膚潤濕,將AHA側貼附於皮膚,僅剝離網布,將AHA承載基材膜貼附於皮膚進行評估。
本案發明者等對上述製作例1所得之薄膜((a)膜的厚度:70nm)之保濕效果進行檢討。試驗方法係使用以下所示之方法1。結果示於第2圖。 .保濕效果試驗方法1
將製作例1所得之薄膜浸漬於水,使PVA膜溶解,作為HA承載基材膜。另外,將未承載HA之薄膜浸漬於水,使PVA膜溶解,作為基材膜(無HA之基材膜)。其次,將各種基材膜貼附於前腕部,進行經時保濕效果之測定。
藉由SKICON-200(I.B.S股份有限公司製),對下述情形之水分量進行測定:(試驗例1)僅塗佈5%甘油水溶液之情形;(試驗例2)塗佈5%甘油水溶液後,將HA承載基材膜(製作例1)貼附於皮膚之情形;(試驗例3)塗佈5%甘油水溶液後,將基材膜(無HA之基材膜)貼附於皮膚之情形;(試驗例4)未塗佈、亦未貼附之情形。
測定係於下述時機進行:塗佈時,塗佈1小時後,塗佈8小時後,塗佈8小時後洗淨後。然後,算出從初期(塗佈時)之測定值上昇率。
依據第2圖,瞭解到藉由併用5%甘油與本發明之HA承載基材膜,水分量躍昇,具有抑制經時乾燥之效果。
此外,併用5%甘油與基材膜(無HA之基材膜)之情形和併用本發明HA承載基材膜之情形相比,係幾乎未見到水分量上昇。
因此,可知本發明之HA承載基材膜具有顯著地保濕效果。
其次,本案發明者等對上述製作例2所得薄膜((a)膜的厚度:120nm)之凹凸修飾效果進行檢討。
將製作例2之HA承載基材膜貼附於被驗者的眼周。藉由數位式顯微鏡觀察之結果示於第3圖。此外,將拍攝照片之結果示於第4圖。(A)為拍攝裸膚的照片,(B)為於裸膚貼附HA承載基材膜之照片。又,第4圖之點線部分係表示HA承載基材膜的兩端。
依據第3圖,可知藉由貼附HA承載基材膜,可使皮膚上的凹凸變得不顯眼。
此外,依據第4圖,可知貼附有HA承載基材膜部分之細紋係變得不顯眼。此種細紋隱藏效果,在貼附4小時後仍然維持。
其次,本案發明者等進行使用製作例1製作之薄膜((a)膜的厚度:70nm)及製作例3製作之薄膜((a)膜的厚度:40至370nm)之保濕效果試驗。試驗方法係使用以下所示之方法2。結果示於第5圖。 .保濕效果試驗方法2
於皮膚塗佈規定量(3.75μl/cm2)之5%甘油後,貼附HA承載基材膜(製作例1)或AHA承載基材膜(製作例3)。在貼附6小時後,藉由膠帶剝離方法(tape stripping)將膜去除,藉由SKICON-200(I.B.S股份有限公司製)測定肌膚的水分量。測定係分別於3位評審員的前腕內側部之5處進行。
依據第5圖,瞭解到AHA承載基材膜之保濕效果係更高於HA承載基材膜。
因此,本發明之薄膜以使用承載乙醯化玻尿酸之基材膜作為(a)膜為佳。
其次,本案發明者等使用製作例2製作之薄膜進行保濕效果試驗。試驗方法使用以下所示之方法3及方法4。結果分別示於第6圖及第7圖。 .保濕效果試驗方法3
將水(3.75mg/cm2)預先塗佈於皮膚上,於其上貼附HA承載基材膜(製作例2)或基材膜(無HA之基材膜)。在貼附3小時後、貼附6小時後、貼附6小時後以水洗淨去除膜後,藉由SKICON-200(I.B.S股份有限公司製)測定角質層水分量。測定係於3位評審員之前腕內側部,計進行7次。 .保濕效果試驗方法4
將5%甘油水溶液(3.75mg/cm2)預先塗佈於皮膚上、然後於其上貼附HA承載基材膜(製作例2)。6小時後,藉由膠帶剝離法將HA承載基材膜去除。
藉由SKICON-200(I.B.S股份有限公司製),測定裸膚、塗佈5%甘油水溶液的肌膚、塗佈5%甘油水溶液並貼附HA承載基材膜之肌膚的角質層水分量。測定係於6位評審員的前腕內側部,計進行5次。
依據第6圖,藉由貼附基材膜或HA承載基材膜,肌膚的水分量較裸膚増加。與基材膜相比,HA承載基材膜之水分量平均值高,洗淨並去除HA承載基材膜之肌膚的水分量亦有増加的傾向。
因此,可知由本發明之薄膜得到的HA承載基材膜,藉由貼附於皮膚而發揮保濕所致之護膚效果、改善皮膚狀態。
此外,依據第7圖,藉由併用甘油水溶液與HA承載基材膜,水分量會増加,故可知可得到非常優異的保濕效果。
因此,使用本發明之薄膜作為薄膜化妝料時,為了得到進一步的保濕效果,以塗佈調配任意保濕劑之化妝料(例如,化妝水等)後,貼附薄膜化妝料為佳。
第1(A)至第1(C)圖係表示本發明薄膜化妝料的親水化之照片。
第2圖係表示塗佈保濕劑後貼附本發明之HA承載基材膜之肌膚上的水分量(從初期之上昇率)之圖。
第3(A)及第3(B)圖係表示HA承載基材膜(製作例1)的非均質性改善效果之圖。
第4(A)及第4(B)圖係表示HA承載基材膜(製作例1)的細紋隱藏效果之圖。
第5圖係表示各種膜厚之AHA承載基材膜的水分量之圖。
第6圖係表示HA承載基材膜(製作例2)的角質層水分量之圖。
第7圖係表示對皮膚塗佈甘油與貼附HA承載基材膜(製作例2)的加乘效果之圖。
本案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請為一種薄膜,而本案圖式為表示本案薄膜化妝料親水化之照片,試驗結果之電子顯微鏡照片、攝影照片,及試驗結果示意圖。皆不足以代表本案技術特徵。
权利要求:
Claims (20)
[1] 一種薄膜,係積層(a)承載有玻尿酸或其衍生物之基材膜與(b)支撐物,(a)膜之厚度為10至500nm者。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薄膜,其中,(b)支撐物為水溶性高分子膜或布者。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薄膜,其中,(a)膜之厚度為30至200nm者。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薄膜,其中,基材膜包含聚乳酸、聚乙醇酸、或聚己內酯、或是該等之共聚物者。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薄膜,其中,以選自旋轉塗佈法、凹版法、微凹版法、噴塗法之方法形成者。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至第5項中任一項所述之薄膜,其中,水溶性高分子膜為選自聚乙烯醇或其衍生物、聚醚或其衍生物、多醣類、高分子電解質或其鹽者。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至第5項中任一項所述之薄膜,其中,布為不織布或網布者。
[8] 一種薄膜化妝料,係包含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7項中任一項所述之薄膜者。
[9] 一種非均質性改善用薄膜化妝料,係包含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薄膜化妝料者。
[10] 一種眼周及口周用薄膜化妝料,係包含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薄膜化妝料者。
[11] 一種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薄膜化妝料之使用方法,係於貼附前溶解去除水溶性高分子膜,將所得之承載有玻尿酸或其衍生物之基材膜以使玻尿酸或其衍生物接觸皮膚之方式貼附於皮膚,並維持長時間者。
[12] 一種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薄膜化妝料之使用方法,係使皮膚潤濕,貼附薄膜化妝料,僅將布剝離,將所得之承載有玻尿酸或其衍生物之基材膜以使玻尿酸或其衍生物接觸皮膚之方式貼附於皮膚,並維持長時間者。
[13] 一種美容方法,係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薄膜化妝料貼附於皮膚者。
[14] 一種美容方法,係包含:塗佈選自化妝水、乳液、美容液、乳霜之1種或2種以上化妝料之步驟,以及貼附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薄膜化妝料之步驟者。
[15] 一種化妝用套組,係包含: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薄膜化妝料,與選自化妝水、乳液、美容液、乳霜之1種或2種以上之化妝料者。
[16] 一種薄膜之製作方法,係於基材膜上進行承載玻尿酸或其衍生物之膜之成膜,再於其上積層支撐物者。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薄膜之製作方法,其中,基材膜上承載玻尿酸或其衍生物之膜的厚度為10至500nm者。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或第17項所述之薄膜之製作方法,其中,支撐物為水溶性高分子膜或布者。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薄膜之製作方法,其中,首先以基材膜材料作成基材膜,使用含有玻尿酸或其衍生物之溶液於該基材膜上承載玻尿酸或其衍生物,其次滴下水溶性高分子溶液以製作水溶性膜者。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薄膜之製作方法,其中,以基材膜材料作成基材膜,於該基材膜上承載玻尿酸或其衍生物之膜,在所得之膜上積層水溶性高分子膜後,溶解去除水溶性高分子膜,轉印於網布或不織布者。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TWI597066B|2017-09-01|玻尿酸或其衍生物之承載薄膜及薄膜化妝料
TWI641394B|2018-11-21|美容方法
TWI603746B|2017-11-01|美容方法
JP6450945B2|2019-01-16|生体貼付用膜
AU2016284311B2|2021-07-01|Multi-layer topically-applied article for providing a benefit to skin
JP6137857B2|2017-05-31|化粧用シート
WO2014122806A1|2014-08-14|ナノ薄膜転写シート、ナノ薄膜転写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ナノ薄膜層の被着体への転写方法
JP6037371B2|2016-12-07|粉末担持薄膜
JP2013071906A|2013-04-22|薄膜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5110294A|2015-06-18|貼付用シート
TWI655943B|2019-04-11|水性痤瘡隔離組成物、透明痤瘡隔離膜及其形成方法
JPWO2019220698A1|2021-05-27|生体貼付用膜、積層体、及び美容方法
JP3922776B2|2007-05-30|シート状パック化粧料
WO2019220699A1|2019-11-21|生体貼付用膜
JPH11116435A|1999-04-27|美白化粧シートおよびその使用方法
JPH10120527A|1998-05-12|化粧用シート
KR20110114063A|2011-10-19|피부 각질 및 각전 제거용 시트 점착제에 첨가 가능한 기능성 조성물 생산 방법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WO2012173198A1|2012-12-20|
EP2722169A4|2014-12-17|
CN103826841A|2014-05-28|
JP5572263B2|2014-08-13|
KR20140068849A|2014-06-09|
US20140120144A1|2014-05-01|
EP2722169A1|2014-04-23|
JPWO2012173198A1|2015-02-23|
TWI597066B|2017-09-01|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TWI579414B|2015-06-04|2017-04-21|廈門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面膜塗佈高分子之電化學製作方法|AU624481B2|1989-02-06|1992-06-11|Hisamitsu Pharmaceutical Co. Inc.|Interface for iontophoresis|
JPH0363209A|1989-07-31|1991-03-19|Chisso Corp|Production of sheet-like hyaluronic acid or its salt and its use|
JPH04108733A|1990-08-27|1992-04-09|Kibun Food Chemifa Co Ltd|Laminate of hyaluronic acids and its production|
EP0725083B1|1994-08-11|2001-11-28|Shiseido Company Limited|Low-molecular-weight acetylated hyaluronic acid, emollient, and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and purifying the acid|
JP3905578B2|1995-06-14|2007-04-18|久光製薬株式会社|イオントフォレシス用インターフェイス|
DE69629628T2|1995-06-14|2004-06-17|Hisamitsu Pharmaceutical Co., Inc., Tosu|Schnittstelle für Iontophorese|
JP4089994B2|1999-04-20|2008-05-28|株式会社資生堂|シート状パック化粧料|
JP2004262777A|2003-02-27|2004-09-24|Shiseido Co Ltd|アセチル化ヒアルロン酸含有眼用医薬組成物|
JP2006335754A|2005-06-01|2006-12-14|Technofarm Axesz Kk|経皮投与剤担持薄膜とその製造法|
US20070196311A1|2006-02-21|2007-08-23|Gross Dennis F|Methods and kits for topical administration of hyaluronic acid|
JP2008050913A|2006-08-28|2008-03-06|Hikari Okamura|鋼管パイプ固定式バイブレーター|
CN101557931B|2006-10-27|2012-10-03|武冈真司|薄膜状高分子结构体和其制备方法|
US20100062232A1|2006-12-15|2010-03-11|Drexel University|Multilayer films|
JP2008208031A|2007-02-23|2008-09-11|Kracie Home Products Kk|化粧料含浸積層体|
CH699835B1|2008-02-07|2010-05-14|Mibelle Ag|Wasserdispergierbarer oder wasserlöslicher Polymerfilm als Träger von dermatologischen und kosmetischen Wirkstoffen.|
US20100098794A1|2008-10-17|2010-04-22|Armand Gerard|Topical anti-wrinkle and anti-aging moisturizing cream|
CN101390814A|2008-10-29|2009-03-25|东南大学|基于电纺纳米纤维的美容面膜|
JP5295943B2|2008-12-26|2013-09-18|花王株式会社|ナノファイバシート|
JP5563817B2|2008-12-26|2014-07-30|花王株式会社|ナノファイバシートの付着方法|
JP5503888B2|2009-03-25|2014-05-28|積水化成品工業株式会社|化粧品パック用ゲルシート|
JP5340853B2|2009-08-25|2013-11-13|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自動二輪車のスタンド装置|
JP5830381B2|2009-10-13|2015-12-09|ナノシータ株式会社|高分子超薄膜分散体及びその調製方法|
KR101902039B1|2011-04-08|2018-09-27|나노시타 가부시키가이샤|의약 제제|
EP2708356A4|2011-05-12|2014-11-26|Hitachi Chemical Co Ltd|THIN LAYER WITH A BASE AND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WO2013153678A1|2012-04-11|2013-10-17|L'oreal|Self-standing cosmetic sheet|WO2013153678A1|2012-04-11|2013-10-17|L'oreal|Self-standing cosmetic sheet|
ES2724235T3|2012-10-12|2019-09-09|Shiseido Co Ltd|Cosmético de protección solar|
JP6495655B2|2012-10-12|2019-04-03|株式会社 資生堂|美容方法|
JP5997068B2|2013-01-22|2016-09-21|ナノシータ株式会社|シート状積層体およびシート状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JP6000139B2|2013-01-22|2016-09-28|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シート状積層体およびシート状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JP6057828B2|2013-04-26|2017-01-11|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非水溶性高分子薄膜転写用部材および非水溶性高分子薄膜転写用部材の製造方法|
JP6419417B2|2013-05-24|2018-11-07|ロレアル|自立性美容シート|
JP6405605B2|2013-07-10|2018-10-17|日立化成株式会社|ナノ薄膜転写シート及びナノ薄膜転写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6409253B2|2013-07-10|2018-10-24|日立化成株式会社|ナノ薄膜転写シート、ナノ薄膜転写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ナノ薄膜層の被着体への転写方法|
JP6286903B2|2013-07-10|2018-03-07|日立化成株式会社|ナノ薄膜転写シート及びナノ薄膜転写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6539431B2|2014-07-17|2019-07-03|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シート状積層体およびシート状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JP6550340B2|2014-12-10|2019-07-24|東レ株式会社|積層フィルム及び医療用シート|
JP6693049B2|2015-05-21|2020-05-13|日立化成株式会社|ナノ薄膜転写シート及び転写方法|
WO2018003421A1|2016-06-30|2018-01-04|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US20190193033A1|2016-08-31|2019-06-27|South Dakota Board Of Regents|Multilayer thin film nanocomposite membranes prepared by molecular layer-by-layer assembly|
JP6797740B2|2017-04-10|2020-12-09|ロレアル|自立性美容シート|
WO2018221534A1|2017-05-30|2018-12-06|日清オイリオグループ株式会社|油性保湿剤及びそれを含む皮膚外用組成物|
CN113164433A|2018-12-04|2021-07-23|日清奥利友集团株式会社|油性保湿剂及包含其的皮肤外用组合物|
KR20210098996A|2018-12-04|2021-08-11|닛신 오일리오그룹 가부시키가이샤|유성 보습제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피부 외용 조성물|
JP2021020320A|2019-07-24|2021-02-18|凸版印刷株式会社|転写シート|
JP2021083683A|2019-11-27|2021-06-03|凸版印刷株式会社|転写用フィルム、転写用積層体、及び転写用積層体の転写方法|
法律状态:
2021-06-01|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JP2011132000||2011-06-14||
[返回顶部]